第一次对“数字化”三个字有深刻的印象,还是几年前听一个在政府工作的朋友说的一个小段子开始的:有一次他们给一位大领导讲“数智化”,这位大领导听了之后,就和他们说,你们还是想想怎么把“数字化”研究透、做扎实,不要好高骛远。不久之后,数字化改革就从浙江开始蔓延,变成了一条不容忽视的赛道。今天不想讨论数智化和数字化的区别,只想谈谈我自己理解的数字化,以及数字化会为我们这些从业者和社会大众带来什么。
数字化改革进程是一段下坡路首先我不想去解释数字化的定义,因为定义有很多,而且多数定义对非专业人员来说并不友好,比如“现实世界在数字上的投影”,刻意去理解这些定义没有意义,大家还不如继续看下去,然后得出...
文旅行业的交钥匙工程在文旅行业里面,有一个问题是从业者不太愿意说,但却无法回避:就是大部分的项目其实在交付之后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这些项目往往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交钥匙工程”,这可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意味着交付之后,这个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就完结了,因为多数情况下是无法运营起来的。造成无法运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大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没有合适的运营团队和运营投入造成的。而我觉得这个锅不能运营来背,根本原因是在项目开始阶段,就缺少合理的业务架构设计,以至于在交付之后,运营人员的运营路径和系统是不匹配的。
那么什么是业务架构设计呢?作为一个十多年的码农,我本来更适合讲的是系统架构,而不...
新的一年开始,相信很多朋友已经开始计划这一年要干的大事情了,因为今天我也在思考。但是翻看前年、去年的年初计划,发现自己完成度是非常低的,比如列出了一年内要看完的书,要把产品做到什么程度,要学习一项新技能…但,好像近两年的完成度都没有过30%。我肯定不会把自己归为懒人,我自认为多少还是有点勤奋的^_^。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自己的计划屡屡落空呢?
我觉得仅仅做计划是不够的,甚至,太过细致的计划是有害的,一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错过了一些计划项,很可能会对信心造成打击,影响到后续计划的执行。
其实大多数的事情都贵在坚持,在这方面,2022年下半年我似乎找到了一些方法,并且获得了一些好的收获。这个方法的...
2022年应该是疫情三年影响最大的一年,最直接的感受是自己被隔离了两次,年底自己和家人也感染了新冠,感受到了病毒的威力。这一年在工作上倒有一些值得感悟的地方,比如在几个项目操作中感受到了业务架构的重要性,比如正儿八经地做了半年销售,且还算有一些比较正向的收获。
回看这些年,在数字化文旅这个赛道,虽然没有出现巨无霸,但是竞争还是激烈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各参与企业都在针对政策不断创新产品和价值理念,对于从业者来说,日常工作用“卷”来形容并不为过,我们都在不断创造新的理念、设计新的产品和开发新的系统。特别是下半年,我发现自己做的事情基本都是创新的,用全新的理念来服务客户,因为其他竞争对手也都在...
今天说说解决方案的事儿。
虽然自己并非解决方案工程师,但是打过交道的解决方案工程师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见过的方案更是无数。说真的,都是方案,却有云泥之别。
好的方案思路清晰,简洁明快,就像小学一年级学aoe和汉字一样,非常易于阅读者吸收;差的方案则通篇看完不知所云,解决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想法?如何实施?哪怕你绞尽脑汁依然无法提炼。
那么如何写好一个解决方案呢?我觉得核心是帮客户解决问题。牢牢抓住这点,然后再用“套路”辅之,带领客户的思绪往前走,让他更容易理解你为什么能帮助他解决问题!
我不想用自己从事的行业里面的内容来讲怎么才能写好解决方案,但是我可以用一篇三国后期陈寿在《三国志》里...
本文会讨论的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景区数字化营销无法落地?
是否真的存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景区精准营销问题?
从务实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怎么做有效尝试?
在我的记忆中,从2015年开始整个行业就已经在关注景区的营销问题,那时候叫“智慧营销”,属于“智慧景区”或“智慧旅游”里面的一大组成板块。但是直到2022年,我也没有发现在景区游客营销方面非常有说服力的案例,特别是在山水类景区(游乐场类型的还是有个别案例的,但是更多手段的并不是数字化营销或所谓的智慧营销)。当然,不否认我孤陋寡闻,大家可以留言拍砖。还要一点要强调的就是,本文指的营销是指除景区门票、索道等项目之外,如景区内的收费服务...
因目前正在负责公司的一款SaaS产品(力石小知),所以最近半年对SaaS产品的GTM(市场策略)关注的比较多。趁着这次五一假期,把所学整理了一下。加上今年春节回来之后在力石小知上的各种实践,以及为接下来紧张的市场推广做战前准备,于是决定写一写PLG,希望可以和团队及公司同事进行充分地交流,另外也可以得到外部SaaS行业前辈们地指点。
一、什么是PLG?PLG即Product-led Growth,产品驱动增长模式,简单说就是用户(对我们来说就是客户)在专业销售团队介入之前便能自主试用甚至付费的模式。而一般意义上的PLG,多数指的是通过开源社区、免费或试用产品去大面积获取用户,然后逐...
再好的产品也需要有好的产品故事来包装,不然酒香也怕巷子深!
说到产品故事,也许你脑子里一下子不太能蹦出来一个清晰的印象,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两句产品描述,感受一下:
A. 将1000首歌钻进你的口袋;
B. 一个拥有5GB超大容量的MP3播放器。
对于产品的描述来说,哪个会让你更难忘?我相信A的表达更能直达你的需求吧,这就是苹果iPod的当年的产品表述,用一句话就把产品故事生动的表达出来了。“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你喜爱的唱片,为你的生活配乐。” 产品的用途,用户心底深处的需求,用户的逼格体现,那种优雅感,一下子都出来了。而你去看B的描述,更多展现的是这是一种什么产品,用途,非常的生硬,哪怕是展现性能的5GB,那也不如1000首歌来的直接,因为大部分用户是无法直接换算5GB可以存放多少歌曲的。